“過度包裝”折射民營醫院人才奇缺
更新時間:2018-09-25
日前,北京某中醫院醫師崔海巖謊稱自己被央視采訪,杜撰享受國務院津貼等行為被央視及其他媒體曝光。北京市非公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錫銀表示:“民營醫院的這種‘過度包裝’行為暴露了許多行業問題,但是民營醫院的發展需要國家政策落地。”
北京某中醫院醫師崔海巖,制作打著假央視臺標的小視頻謊稱自己被央視采訪,“這確實屬于過度包裝,做虛假廣告,這與國家監管力度不夠、民營醫院缺乏自律有關。但是根源問題在于,國家鼓勵支持民營醫院的綱領性政策很好,但沒有很好地落地。”趙錫銀認為,現在北京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很快,北京有600多家。民營醫院的主流是好的,但個別醫院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加強監管。
趙錫銀認為,現在民營醫院的發展不缺政策,有“四缺”:缺的是政策落地的可操作性配套文件,并且還缺乏真正了解支持民營醫院發展的執行政策的人。民營醫院到現在還沒有做得很好的典范醫院出現,而且政府對行業協會還缺乏可操作性的支持。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下達了國家發改委、原衛生部等部門制定的《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》,“在業界被稱為58號文的綱領性文件非常好,很可惜沒有配套的落地政策”。
現在民營醫院人才青黃不接,公立醫院退休的專家是民營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重要來源。有的民營醫院通過和高校合作的方式培訓自己的人才。
如何解決民營醫院人才缺乏的問題,國家鼓勵公立醫院醫師多點執業,今年8月1日起實行的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和以前比有了很大突破,醫生到其他醫療機構行醫可不再經原工作單位的同意。“但公立醫院的管理者鼓勵醫師多點執業的堅冰還沒有打破,公立醫院的醫師還在觀望,民營醫院還在期待。”趙錫銀建議,醫師多點執業的問題可以設立試點,在三甲醫院設立試點來進行探索。